close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道,1993年春節剛過,在合肥城西南的一片麥田裡,出現瞭一幕村民們從未見過的景象。



同年,在一份“合肥市‘三年大發展,五年上臺階’目標任務”的文件中,合肥市政府向社會承諾,從1993年到1997年,合肥工業總產值將從100億元起步,5年力爭拿下277.7億元。



“2002年起,聯合利華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興建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生產牙膏、洗發水、洗衣粉、茶葉、護膚等產品,包括市民熟悉的力士、清揚、多芬、奧妙、中華等品牌。”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經理張晨告訴記者,當時,常州、鄭州等城市與合肥同臺競爭,最終聯合利華選擇投資合肥經開區。

第一鍬黃土掘起,在合肥經開區開工儀式上,雙聯高懸。上聯:“抓住機遇開繁華大道撬興經濟”;下聯:“隻爭朝夕拓合肥新城造福桑梓”;橫批:“開放開發,再造新合肥”。

當年合肥經開區故地,一片沖崗巷陌、曖曖村落,工業基礎形同一張白紙。起步於“0”!



到1995年底,雖然大多數項目還處於在建中,但出手驚艷的4張名片已經印好瞭:兆峰陶瓷、正大飼料、佳通輪胎、日立建機。這4傢港資和外資企業共同投資額接近7億美元。不僅展示瞭經開區招商出手驚艷,而且詮釋瞭“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和決心。

在那張地圖被展開25年後,地圖上的經開區,在合肥市1%的土地上,生產出合肥近1/3的工業產值,創造出合肥市近15%的地區國民生產總值(GDP)。

此後,開發區招商引資全面駛入快車道。

而這片被一步步丈量的土地,就是如今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前身。



一張白紙上書寫出工業強音



一切始於1993年4月3日。









隨著江淮汽車、海爾、日立、聯合利華等大項目入區,“四個百億”工業大格局經開區奠定。巨擘企業雲集,如同大企業俱樂部:海爾、美菱、美的、合力、日立、聯想、三菱、晶弘……產業結構一錘定音,汽車、傢電、裝備制造、快速消費品等支柱產業逐漸成形。數據統計,即便2010年經開區成為全省首個“千億開發區”,這些產業在當初仍貢獻瞭九成以上的產值。









作為改革先鋒,合肥經開區勇於創新。在全國率先實施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試點,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的“小政府、大社會、大服務”的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而位於合肥經開區北區――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的長鑫12英寸存儲器晶圓制造基地項目,今年下半年將投片試生產,今年有望造出第一顆“合肥造”的19納米級12英寸DRAM工藝的存儲器。項目建成之後產能可達全球DRAM產能的8%,將填補國內高端存儲器空白,改寫世界存儲器格局。









25年後,經歷過麥田裡開工典禮的合肥經開區工委辦副主任俞光遠一說起來依然很興奮。典禮一結束,推土機方陣五臺一排,在劇烈的轟鳴中,直撲幹道建設現場,繁華大道的路徑以300米的寬幅一路向東推進。

藍圖,擇址於合肥西南。

以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城市化,合肥,正在掀起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的建設熱潮,朝著國際化大都市闊步邁進。

“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深入血脈



合肥:25年書寫工業發展輝煌篇章



前不久,由江淮汽車聯手蔚來汽車打造的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ES8正式啟動交付,標志著中國版的“特斯拉”正式走向市場。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被列為全省先進制造業發展“一號工程”。聯寶電子榮膺全市最大工業企業和全省最大進出口企業,2017年主營業務領域營收突破500億元,成為合肥首傢年營收超500億元企業。

原標題:合肥:25年書寫工業發展輝4G影像回傳多鏡頭行車紀錄煌篇章









全區建設各類創新載體180萬平米,形成七大創新平臺(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聯想研發中心、清華啟迪科技城、東湖高新合肥創新中心、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高校三創園、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九大眾創空間,其中國傢級2傢(車庫咖啡、雲邦創新空間),市級5傢(大學生創業園、橘子創咖、啟迪之星、安大青年新徽商、合肥學院“e+合院眾創空間”),區級2傢(5F創客空間、迪空間);七大科技企業孵化器,其中省級2個(創新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市級2個(清華大學合肥院、車庫咖啡),區級3個(東湖高新合肥創新中心、蓮花科創園、芯瑞達科技創新產業園)。





冰箱、筆記本、挖掘機制造基地成全國最大









如今,世界上每8臺筆記本電腦,有1臺產自合肥經開區;國內每5臺冰箱,有一臺產自合肥經開區。

“截至目前,聯合利華已經在合肥經開區投資瞭六期項目,你在市面上看到的所有洗發水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沐浴露、立頓茶,都是合肥制造。”張晨說。

25年凝聚,25年跨越。現合肥經開區形成瞭智能傢電、電子信息及集成電路、現代服務業、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快速消費品、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綠色節能建築、公共安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十大產業。



一些人在田裡架起瞭三腳架,端著水平儀。村民們並不知道,這群來路不明的人是合肥市規劃局派出的測繪小組。



上世紀,工業化浪潮席卷中國,農業大省安徽一度失去發展先機。“省會城市帶動性不強,開會都坐後排。”



截至2017年底,合肥經開區共引進項目2131個,其中外資項目461個,實際利用外資60.02億美元;內資項目1670個,累計投資總額2909.44億元。聯合利華、聯想、可口可樂等35傢世界500強投資39傢企業。擁有日立、尼普洛、花王等知名日資企業39傢。

大貨車行車紀錄器推薦

憑借強大的產業和高端的技術,合肥經開區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日資企業集聚地、臺資企業首選地,國內傢電產品種類和品牌集中度最高的開發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冰箱、叉車、挖掘機、輪胎、液壓機床制造基地,以及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培育創新生態打造七大創新平臺



產業興盛,技術支撐。



現在,合肥經開區已擁有國傢級高新技術企業143傢,設立各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211傢,其中國傢級研發機構16傢(國傢級企業技術中心占全市的25.6%,占全省的14.5%),省級以上研發機構91傢;院士工作站8傢;科技型中小企業429傢。



2017年,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31.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67.1%。

項目帶動,合肥經開區收獲無數美譽光環:先後成為安徽省首個千億開發區、首個兩千億開發區,現工業產值約占合肥市三分之一,GDP約占合肥市15%。相繼榮膺“國傢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傢電)”“國傢生態工業示范區”“國傢住宅產業化基地”“國傢低碳工業園區”“國傢級裝配式建築示范城市”等國傢級榮譽。2017年,合肥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位列全國219傢國傢級開發區第十一,多年領跑中西部。

尷尬逼人奮起,省、市決策者意識到,安徽要想崛起,給龍頭合肥安裝工業引擎,迫在眉睫。



開創安徽史上對外開放十個“第一”



2013年,駱崗謝幕,新橋起飛,合肥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



新橋機場所在的高劉鎮,被整建制委托合肥經開區管理,依托新橋機場輻射作用帶動的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也應運而生。



合肥經開區也順勢張開雙臂,將開放的腳步越邁越大。



近年來,合肥經開區加速建設航空港及口岸、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港、合肥派河綜合物流園五大開放平臺,夯實開放基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推進中德智慧產業園建設。



合肥出口加工區實現產值564.2億元,進出口46億美元,位列全國第6位;航空港旅客吞吐量增長23.7%,2017年吞吐量914萬人次,空中報關、落地放行,通關報檢時間縮短至1.5小時;建設派河物流園,開展公鐵水多式聯運;建成運行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3個口岸,成功打造徽購佳選、百大易購兩大線上線下跨境商品直銷平臺。



近兩年,合肥經開區開創安徽史上對外開放十個“第一”: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首條全貨機航線;首飛“合肥-法蘭克福”臨時貨運包機;首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首個臨空型保稅物流中心(B型);首個進境水果口岸;首個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首單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測試成功;首傢省政府授牌的安徽省跨境商品直銷中心開業;舉辦首屆安徽省進出口商品供需對接會。



舒展南北兩翼打造“美麗雙城”







“合肥經濟開發區不拘泥於現有模式,不斷對標上海等改革開放前沿城市,加快項目審批流程,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管傢式服務’。”對此,聯合利華北亞區總裁龍嘉華表示,“合肥政府已經將優質的政務服務做成瞭常態化,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對合肥政府的印象,那就是‘靠譜’”。



“合肥經開區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縮影,合肥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建區25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開區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僅有的3萬農民的崗沖之地起步,發展成國傢級經開區第一方陣,成為合肥工業經濟、城市建設、對外開放的領頭羊,與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同頻共振,生動詮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合肥市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楊偉說,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合肥經開區將繼續高舉改革開放大旗,不忘初心,為建設國際化都市區核心區、田園生態型空港新城“美麗雙城”,為經開區人民謀幸福,接續奮鬥。





建設者僅用88天,就打通瞭10.8公裡長的框形大道,完成瞭一項在外界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一進程,經開區居大合肥西南重鎮,擔工業發展領軍之責;合肥經開區已充分準備,劍指更加氣勢恢弘的未來。

兩個月後,一張精心繪制的1:10000比例的地圖,最終攤開在合肥市決策者的辦公桌上。

(晨報記者於巧妮通訊員李長龍)
arrow
arrow

    beasighick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